民事诉讼在哪些情形下才能适用回避

       点击:102      来源:

民事诉讼在哪些情形下才能适用回避3RL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1、审判人员或其他人员是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所以,与本案诉讼代理人有近亲属关系的,也应当回避;3RL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2、审判人员或其他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RL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3RL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3RL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回避指诉讼中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或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司法人员及其他法定人员,不得参加与处理该案件有关的诉讼活动的制度。3RL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回避的种类通常分为两类:3RL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一类是自行回避,即法律规定不得参与诉讼的情形下,负有法定职务的人员不需经裁定或者决定,而自动提出不执行职务或者不参与诉讼;3RL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另一类是申请回避,即依法应当自行回避的人员没有回避或者有其他理由认为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案件的当事人及代理人要求司法机关作出决定或裁定不使其执行职务或者参与诉讼。3RL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 回避理由3RL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3RL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3RL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RL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3RL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第四十五条 回避申请3RL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3RL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第四十六条 回避决定3RL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3RL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第四十七条 回避后果和复议3RL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3RL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以上知识就是51律师网小编对“民事诉讼在哪些情形下才能适用回避”这个问题进行的解答,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51律师网进行法律咨询。3RL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本文链接:http://www.51lvshi.cn/fl-6-1563.html民事诉讼在哪些情形下才能适用回避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网站,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请大家时刻谨防诈骗!

上一篇:审判回避制度有哪些类型

下一篇:劳动诉讼程序中的仲裁员回避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