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是自然人,不论其职业、性别、年龄、民族、社会地位、宗教信仰等,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而单位不能构成本罪的主体。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与诈骗贷款的犯罪分子串通并为之提供诈骗贷款帮助的,应以贷款诈骗罪的共犯论处。
本罪的主体并非单位,而是指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任何符合条件的自然人,不论其职业、性别、年龄、民族、社会地位、宗教信仰等,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刑法规定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本罪的主体。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与诈骗贷款的犯罪分子串通并为之提供诈骗贷款帮助的,应以贷款诈骗罪的共犯论处。
素材中提到单位是否能构成本罪的主体?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通常情况下,单位犯罪需要满足以下情形之一:
1. 法律有特别规定:某些特定的犯罪行为仅限于自然人作为主体,而单位不能构成本罪。如《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的金融凭证诈骗罪等。
2. 单位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设立:单位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实施非法活动,或者为了达到非法目的,因此单位可以构成本罪。如《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的集资诈骗罪、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的组织、领导非法会议罪等。
3. 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单位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明知单位犯罪行为的发生,不采取有效措施,致使单位犯罪行为无法避免,因此单位可以构成本罪。如《刑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的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规定。
4. 单位与个人共同犯罪:单位与个人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单位在犯罪过程中起主要或者次要作用,因此单位可以构成本罪。如《刑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的共同犯罪的规定。
综上所述,单位能否构成本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在判断时需要结合案件事实,分析单位在犯罪行为中的地位和作用。
结语:刑法规定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本罪。但单位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成为犯罪主体,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单位犯罪需要满足法律有特别规定、单位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设立、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单位与个人共同犯罪等情形之一。在判断单位是否构成本罪时,需要结合案件事实,分析单位在犯罪行为中的地位和作用。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本文链接:http://www.51lvshi.cn/fl-5-315.html 单位是否可以作为贷款诈骗罪犯罪主体?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请大家时刻谨防诈骗!
上一篇: 债权人追讨债务时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问题?
下一篇: 手写的借条是否具有法律意义?